索 引 号 | 014093033/2019-00006 | 体裁分类 | 意见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 组配分类 | 政策文件库 > 县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睢宁县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9-04-01 |
名 称 | 中共睢宁县委 睢宁县人民政府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 | 公开日期 | 2019-04-01 |
文 号 | 关 键 字 | ||
内容概述 | |||
文件下载 |
睢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www.ckeeshop.cn
中共睢宁县委 睢宁县人民政府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8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全力推动“三农”工作落到实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绩。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还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今明两年“三农”工作既定的各项任务,努力争做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做好全县“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以争做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为目标,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新型集中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和农村“两个增收”等六项重点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睢宁样板”,争当全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试验区。
一、坚持精准施策,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1. 高质量完成“五个确保”脱贫任务。咬定年度脱贫目标,秉承精细化扶贫理念,坚持精准化帮扶,努力提高脱贫质量,2019年确保摘掉重点帮扶县帽子,确保现行标准下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确保已达标的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40万元、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确保已脱贫人口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确保完成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 针对性聚焦“两个深度”合力攻坚。将村集体资源资产薄弱、到2020年实现50万集体经营性收入有困难的村,作为深度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由镇党政负责人和副书记直接任第一书记,巩固加强后方帮扶力量,确保集体收入的短板有效加强。将病残孤老灾中特别困难的建档立卡户作为深度贫困人口,由镇班子成员和村书记、主任挂钩帮扶,确保精准脱贫一户不落、一户不少。
3. 强化精准扶贫重点措施。巩固扩大“十大扶贫模式”,重点抓好资产收益和电商扶贫,确保2020年扶贫资产的收益达到3000万元。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依托特色农业基地,用好扶贫小额贷款,采取自主创业、承包经营、联合创业、吸纳就业等形式,打造300个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园。严格落实教育、医疗、民政、残联、人社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政策精准到户、全面到位。为建档立卡户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进一步减轻看病负担,设立孝心红黑榜,强化分户老人子女赡养责任,全面排查“两不愁三保障”的薄弱环节,2019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4. 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脱贫不脱政策、脱贫继续扶持”的导向,确保已脱贫人口原有的帮扶政策和帮扶举措继续得到有效落实。建立防止返贫重点人员名单,实行重点精准帮扶。探索政府引导、集体支持、村民互助、爱心捐赠等形式,建立村级慈善救助基金。大力推广“政府支持、小布搭台、社会参与”小布扶贫模式,建立线上线下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建立零就业家庭登记制度,发挥好村级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充分就业。聚焦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且缺乏政策支持的群众,研究制定增收针对性措施。
5. 狠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加强全县脱贫攻坚项目管理和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龊梅銎犊⑾低秤?/FONT>“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的对接工作。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中存在的会议多、材料多、档案多留痕管理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确保将精力更多投入到抓落实上来。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实施人性化管理,运用好激励政策,解决干部后顾之忧,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二、坚持质量兴农,全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6. 调高调优产业体系。围绕“4+4+2”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一带两核六区多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质林果、绿色瓜菜、生态肉禽产业集群建设。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发展优质食味稻米和中强筋专用小麦,到2020年,全县优质稻麦的比重达到40%,稻渔共生面积达到10万亩;古黄河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公园初步建成,“一镇一业”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完善,全县绿色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8%。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至少建成10万亩,全面完成5万亩旱改水任务,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70%。加大畜禽规?;潮戎?,统筹抓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7. 巩固提升农业经营体系。按照“做强公司、做大市场、做绿基地、做亮品牌”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11841”四级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底,县镇农业公司净利润分别实现1亿元和3000万元,全县农产品销售额突破6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达到20亿元,建成农产品直供示范基地100个以上。
8.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农产品绿色优质高效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到2020年全县建成36个千亩连片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睢宁农业品牌创建,推进“睢”字号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不断提升“彭城古黄河”区域公共品牌和“苏乐滋”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到2020年“彭城古黄河”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农产品使用率达到70%以上,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0个以上,省市级名牌农产品达到30个以上。到2020年全县打造年销售额5亿元级农业企业品牌3个以上、3亿元级农业企业品牌2个以上、1亿元级农业企业品牌5个以上,新增绿色优质农产品100个、有机农产品18个,全县绿色农产品比重达到50%。
9. 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加强同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重点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建立10个高层次产业研究院,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加强睢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成30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20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创建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8%以上。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培养200名本土农业科技人才,不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
10.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抓好官山、邱集、魏集等镇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大型沼气治理、粪污收集四类项目,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农业“双减双增”行动,控制农药、化肥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基本实现农资由县镇农业公司统一配送,2020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较2018年削减6%,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古┳魑锝崭炎酆侠寐侍嵘卸?,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古┮瞪┠さ啬せ厥绽檬缘?。大力开展“百村万树”工程,加强防护林修复,加大古树名木?;ちΧ?,2020年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开展河湖“两违三乱”整治,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到2020年实现县镇骨干河道生态建设全覆盖。
三、坚持系统思维,全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11. 强化镇村规划引领。按照全县“1+5+10+138”镇村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村落形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生态?;ず屠肺幕械?,2019年完成全县镇区全域规划及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包括35个提档升级保留村。围绕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引入一批优秀农房设计专家,培养一批乡土农房改善设计建设人才,组建农房改善设计建设专家库,形成优秀实用的农房改善设计方案模板。
12. 有力有序推进镇村建设。抓好全市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示范县创建工作,稳妥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2019年完成上年度结转集中居住区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34个,到2020年底全县建成116个集中居住区,安置141个行政村35万人。加快实施被撤并乡镇提档升级工程,开展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补齐被撤并乡镇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王集镇鲤鱼山庄、魏集镇湖畔槐园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完成姚集镇高党村、上邳村市级第一批完善提升型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积极创建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发挥沙集镇、李集镇特色小镇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到2020年,全县创成3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市级新型中心镇(小城市)、2个市级特色小镇和9个县级特色小镇。注重坚持农房改善工作原则,优先改善低收入农户、低?;?、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充分融入乡忆乡愁元素,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的宜居农房,避免“千村一面”。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补助和政府债券等资金。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有偿调剂获得的资金,统筹用于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和公共设施配套。涉及农民安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国家规定外一律减免。
13.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全面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2020年前确定保留的村庄为基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整治”原则,分为“特色村”“重点村”“一般村”三类,并分别按照“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环境达标村庄”的目标进行分类整治,2019年底完成80%村庄整治任务,2020年底完成全部整治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垃圾分类与收运“两网协同”建设,2019年底全县农村保洁作业体系覆盖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9%,到2020年达到100%,并且完成魏集、双沟两个镇全域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农村卫生户厕和镇村水冲公共厕所建设或改造,2019年完成户厕改革任务3.5万户,镇区每平方公里建设不少于3座水冲公厕,80%的行政村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冲公厕,到2020年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到2020年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积极评选一批县级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积极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全覆盖。
14. 完善镇村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全面完成镇村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增强镇区小镇客厅、农贸市场、商贸综合体、星级宾馆、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医院、学校建设水平。强化镇区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村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加强幼儿园、小学、体育设施、游园广场、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强镇村两级教师、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2019年基本实现农村一体化供水入户全覆盖。推进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巩固提升,逐步实施村庄连接道路亮化工程。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广普及信息服务,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百兆光纤宽带入户全覆盖。统一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待遇,确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到2020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60元。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0年实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全覆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实现“应保尽保”。
15.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结合新型农民集中区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以高党社区为标准,以“产业兴村、生态美村、乡风润村、善治惠村、富民强村”为主要创建内容,加快推进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探索不同类型村庄的不同发展路径,积极培育城郊融合型和宜居宜业型的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到2020年全县建成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并发挥在全县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引领全县各村自主培育和争创乡村振兴典型,形成竞相发展态势。
四、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推动农村“两个增收”
16.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积极争创省级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到2020年全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县、镇两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2020年各镇(街道)都要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全县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1,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家,市级40家,县级140家。依托优质林果、生态肉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招引稻麦、果蔬、禽畜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精品包装、仓储物流、冷链运输、品牌销售等项目。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网络、冷库仓储等配套体系建设。2019年,各镇(街道)至少发展培育1家县级以上加工型农产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客源市场,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教育体验等休闲旅游业,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让农村产业升值、农民增加收益。策划举办第一届“中国睢宁乡村文化旅游节”,依托美丽乡村和优质农产品资源,将睢宁乡村旅游节贯穿全年,统一打造睢宁休闲观光农业的靓丽名片。
17. 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提升镇村电商服务功能,拓宽农产品进城渠道。2019年,力争实现淘宝镇全覆盖,全县淘宝村总数达到150个,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0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突破20亿元。到2020年,全县共建成淘宝村200个左右,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亿元。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各镇(街道)建立1—2个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融入全市数字农业发展体系。做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通过线下商超、农展馆以及大型展会推广,线上商城、手机APP积极营销,提升农产品销售水平。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提升益农信息服务社“四项服务”能力建设,强化运营管理,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18.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十条八法”的新形式及内涵,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全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40万元。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开发资源,盘活集体资产,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龀终?,探索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解决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发展和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扩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实现村富民强。建立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赋予农民新时代股东权益,探索和加强三资监管,促进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实施结对帮扶,推行“一村一品一策”,全面增加集体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分配机制,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农民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基层干部创业干事热情。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创收奖惩制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9. 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出台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开展镇村两级“家门口就业”工程、帮扶“农村零就业家庭”行动,鼓励全县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创建创业型镇(街道)、村(社区)工作。各镇(街道)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2个具有一定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20年全县建成县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8家,建设省级创业型镇(街道)6个、创业型村(社区)100个,各镇(街道)培育100名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
五、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0.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定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突出抓好农业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培育100个集体经济合作示范社、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00个家庭示范农场。进一步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
2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中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政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确保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鼓励涉农银行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力争贷款突破10亿元。探索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产权制度改革,选取姚集、魏集、梁集、双沟等镇作为试点,推动集中居住区房屋土地性质由集体建设用地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力争有条件的第一批试点2019年不动产证发放到户,进一步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巩固“大棚房”问题清理整顿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三置换”工作,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进城入镇的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籍调查,继续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对接做好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使用工作,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22. 深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完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果,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贯彻《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强化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做好集体“三资”数据录入、维护、分析等工作,利用“互联网+”探索建立集体资产监管新机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应尽必进”。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依法确立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做好成员身份确认,注重?;ね饧夼忍厥馊巳旱暮戏ㄈɡ?,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人、固化到户,2020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23. 完善农业支持?;ぶ贫?。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⒄古┮当O?,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以及农业大灾保险、“保险+期货”等实践,探索建立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推广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继续探索开发农产品目标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和“期货+保险”等新保险品种,推进农业保险由保障自然灾害风险向保障经营和市场风险拓展延伸。推进农业支持?;げ固?,核实补贴面积,通过“一卡通”及时兑现补贴。努力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力度,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入,确保涉农贷款增速超过15%。积极招引省内外其他各类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来我县投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村商业银行自助网点,进一步加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业务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降低融资准入门槛,整合县财政支农资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全县乡村振兴。
六、坚持“三治”引领,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4. 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到2020年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为95%??瓜绱逯卫硖逑到ㄉ枋缘愫拖绱逯卫硎痉洞逭虼唇?。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继续推行“三委四会”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到2020年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率达98%。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加快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深入开展“崇德尚法”新型村、平安法治示范户评选。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比表彰活动,注重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深入开展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标准规范体系,2019年县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成率达100%。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普遍建成乡村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2020年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成率达100%。
25.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学习推广马庄经验,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培植先进性、广泛性、特色性乡村文化。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县中心、镇所、村(社区)站的三级架构,打造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融媒体报道。继续实施“报纸户户送”“喇叭村村响”工程,推广宣传“无线睢宁”微信公众号、“最睢宁”手机APP等,占据宣传主阵地,积极唱响主旋律。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入实施以城带乡文明共建工程,深化精神文明示范县、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到2020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镇(街道)占比达60%。系统?;だ肺幕试?,?;ず美肺幕?、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存等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农村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培训培育,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七、坚持基层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6.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按照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徐州市六大行动计划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软弱后进村党组织,深化领导干部包挂联系制度,“一村一策”逐个整顿。以岚山镇为示范样板,对标找差,全面查找镇(街道)、村(社区)短板,在全县推广岚山模式。严格执行村党组织书记通气备案、村干部调整联审机制,建立村书记档案。坚持以人为本,选优配强带头人,解决好“带路人”和“领头雁”问题。开展“村书记”论坛,持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深化“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加大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深化村级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制度。落实村党组织5年任期制,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到2020年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不低于70%。对村“两委”换届进行一次“回头看”,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出去。持续选派第一书记,确保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大从青年农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严格落实村干部轮班值班、帮办代办等制度,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27. 完善村级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及时足额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全县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标准每年不低于30万元,保障村级公务服务运行维护等其他必要支出。统筹各类资金,加强村级党组织基本阵地规范化建设,形成阵地面积达标、功能配套齐备、服务规范精准、管理制度健全、作用发挥充分的基本格局。实施党建惠民实事,加大向农村投入倾斜力度,确?;慊疃褂斜U?。完善村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村级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跟踪了解、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财务核算模式,确保村级经费落实到村、使用在村。
八、坚持党的领导,扎实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8. 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县负总责、镇(街道)抓落实、村(社区)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抓三农和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夯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的基础,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厘清职责定位,加强人员、资金配置,高效运行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睢宁实际,对各镇乡村振兴进行项目化落实。严格督查考核,研究制定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意见,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使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29. 落实“四个优先”要求。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注重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镇(街道)党政班子。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优先保障县级财政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当年新增财力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额度,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30. 强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加强基层党建、乡村建设、公共服务、现代农业、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六类队伍建设,到2020年全县专业人才达到2万人。加强专业力量配置,加大涉农专业大学生招录力度,充实县镇农业公司队伍。加大乡镇干部培训力度,针对能力短板和岗位需求,多层次、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主题培训班次,注重长期性、连续性培训,不断提高“三农”干部的专业素养。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一线人才,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表彰项目内,给予表彰和奖励。坚持从农村一线人才中提拔使用干部,坚持把农村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积极培养熟悉“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拿出乡镇重要岗位来培养优秀年轻干部。针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制空缺的严重问题,配足配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编制范围内人员尽快补充到位。完善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提高中高级职称比例,使同等职称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组织开展“睢宁最美农技员”活动。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确保到2020年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
31.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农民普遍受益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开展议事、筹资,让农民自觉投身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来,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构建相应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管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民、村级组织负担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各镇(街道)和县有关部门单位要把本意见的各项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要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重大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件:关于《中共睢宁县委 睢宁县人民政府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解读